Search

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17
「謝謝!」│#薰鮭魚親子丼
  • Share this:

兒物 X 薰鮭魚採訪手記 週四專欄 ep17
「謝謝!」│#薰鮭魚親子丼

聽朋友分享,他的媽媽總在外頭跟人抱怨:「我什麼都幫他弄得好好的,什麼都準備好給他,他都不要!不知感恩!」這大概是很普遍的日常吧?普遍到會讓人一度看不出哪裡怪怪的,尤其對四、五年級的父母來說,這句話可能還說進他們心裡了?

我跟著憤慨。不接受父母的安排,就不知感恩?擁有主見,想試著自己決定事情,原來錯了?還忿忿到要四處跟人道孩子長短?是在討拍還是秀下限?

呼應之前寫的ep14〈孝順〉一文,太多父母對孩子的期待是聽話、聽話、聽話,不管個性本就敦厚乖巧,還是後天養成服從性格,有一群父母樂見孩子不懂說不、沒有想法,巴不得孩子不要懂何謂「選擇」,不要發現這世上還有好多選項、這世界好大,他們說這叫「保護」孩子,卻渾然不覺自己正鑄下大錯。套句電影《血觀音》中惠英紅的名言:「我是為你好。」歇斯底里的模樣,令人毛骨悚然。渣男∕女專門耽誤青春,嘿,這些父母耽誤的是人生啊。

過了一歲,豬寶的體能與智能都明顯成長,好像瞬間什麼都聽懂了,也會明確點頭、搖頭來回應。他先學會點頭,什麼都點到不行,接著,他學會搖頭,點頭也變得更有意識、更堅定。當他第一次對我搖頭,我好興奮,他開始練習為自己做決定了!我們此時也多了新功課,那就是學著去接受或斡旋他的不願意。

當然,要做到書上教的用「你可以……」完全取代「不可以」有其難度,但當我發現自己變成束縛魔人時,我會好好跟他解釋「為什麼不可以」,倘若他還是執意想做那件事,在安全範圍下,就讓他嘗試。與其讓他想盡辦法趁我不注意時做了而發生危險,寧可讓他在我視線下盡情摸索,甚至是盡情犯錯。我相信,這些都是他們練習思辨的過程,或許能更好地長大成「人」(而不是小野獸)。

正因豬寶對外在刺激的接受度不斷提高,也更懂得具體回饋(例如看到動物影片會用力指加驚呼,甚至出現模仿羊叫的企圖),只要有時間,我們都帶他往外跑,希望能幫助他的小腦袋瓜發育,多認識些新鮮事。有趣的來了,這段時間,因此聽到很多長輩跟我說:「你們這樣都浪費錢啦,他又記不得。」

我好納悶,也哭笑不得。有發現嗎?這跟第一段那位友人媽媽有異曲同工之妙。為什麼要期待孩子記得你為他做的一切?為什麼總是要期待孩子感恩?難道你對孩子的任何付出,都是為了有朝一日被奉養、被回報?而不是因為你愛他?

不要說我混為一談,你才混為一談。就回歸行為的核心,你是養兒防老還是用愛灌溉?是在拖累還是拉拔?其實再簡單不過。

我不是倡議教出一個不懂道謝的孩子,付出後得到一句感謝,心情當然會很好!而是我更相信,孩子都感受得到父母的行為意念和動機,當父母是因為愛或想給他全世界,他們被愛了、感到開心、充實了,自然會真心言謝。

反之,當你讓「求回報」的企圖走在前面,不顧三七二十一給一堆孩子不見得需要或喜歡的東西,然後整顆心都去等那句感謝,事情往往不會如你所願。就算等到了,「謝謝。」沒有感情、尷尬表情,這樣ok嗎?滿意嗎?

撰文、攝影:薰鮭魚

薰鮭魚│斜槓到不行的地方媽媽,育有一兒豬寶。正職網路媒體總編輯,兼差各類文字工作,偶爾韓貨連線,夢想開奶茶廳。專業是文字,專長是把小孩養得很大;例如身高PR97的豬寶,和家裡那隻體重上看13公斤的肥貓。生活有時很像鬧劇,可能老公太像諧星, 薰鮭魚的採訪手記、豬寶的IG: zubaobaoyuan,歡迎光臨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兒物,顧名思義即為兒選物,這可能是當家長一輩子的課題,所以我們想做一個時髦又實用的日常製物・選物品牌,希望提供愉快的購物經驗,或忙得要命生活之餘的喘息服務。
View all posts